查看原文
其他

2022-2023学年S计划(第5期)| 胡可欣:一棵肆意生长的树

胡可欣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4-04-16

VOL.3109


编者按:新学期「S计划」再度回归,旨在为大家发掘身边各具风采的朋辈榜样。又一年奖学金评定结束,「S计划」在哲院锁定出又一批次“目标人物”——TA们来自本硕博,TA们成绩优异,身兼数职,各具特色,关于学习与生活、经验与建议, 一起来听听「卓越而有趣」的宝藏哲院人怎么说吧!


本期目标人物是......?

大自然虚构 现实 想象语言学习 翻译巴什拉的想象哲学研究像创作一幅画平静   探索


她是来自2021级硕士的……

胡可欣

2022-2023学年

国家奖学金得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获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2021-2022学年一等学业奖学金等。已发表北大核心期刊、CSSCI论文一篇,被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学术辑刊收录论文多篇。曾参加香港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并作报告。

1

请问你是如何确定现在的研究方向的,最近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的研究方向是现代法国哲学。其实与其说是我选择了这个方向,不如说是对它的回应更加强烈,就像一种直觉。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大学时泡在图书馆,接触到第一本关于福柯的著作时,就冥冥之中觉得自己会选择这个方向。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研究都像在创作一幅画,我只是拿了觉得适合自己的笔,用自己的方式,画自己满意的作品罢了。当然有的人的笔是真画笔,有的人的笔是电影,有的人的笔是一些更现实的工具。所以很多时候我的方向选择,都更像某种接近灵感的东西,在一堆书海里总会有一些更激发你思考,想要串联或深究的东西,于是就逐渐形成了问题线索乃至问题域。总之,可能有点“伪艺术家”风格吧。


我最近关注的问题其实和之前一直研究的主题是关联起来的,简单地来说的话就是虚构、现实和想象。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哲学、文学和社科很多领域都在讨论。所以一方面,切入点很重要。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起源于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德勒兹那里文学与生命的关系问题研究,其中的“虚构”概念可以作为理解德勒兹艺术哲学理论的一个切入点。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果艺术作品,如小说等等真的只是虚构、不存在的世界,那么它们为何会拥有触动我们、甚至影响我们行动的力量?这也算是一个文学本体论问题了,布朗肖的《文学空间》、菲尔斯基的《文学之用》等作品都给出了很精彩的回答。


另一方面,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切入点是巴什拉的想象哲学,这位有着科学和诗学“双重灵魂”的哲学家试图建构一套关于想象的本体论。他给我的启发在于重构质料与文字的关系我的硕论正在研究这个方向。其实我自己并不算想象力很丰富的那类人,但是我清楚自己很喜欢文字,相比于图像、音乐等载体,我对黑白的字块的回应反而更强烈。所以我觉得促使我确定现在的研究方向的最大动力,应该是对于文字力量的信任与迷恋吧,我想要了解在它背后影响、指引甚至控制我的力量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文字、世界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所以我的研究方向,基本上是围绕哲学、文学和科学中的一些触动我的要素展开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也有一些相对独立的论题线索,比如说中法诗学中的质料与意象比较研究,尝试用一种想象力的运动分析法解读文学作品,等等。反正有不少感兴趣、想做的东西!

2

你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语言学习的心得吗?平时的翻译习惯是怎样的?

因为学法国哲学,所以法语过关是必需的。复旦-巴黎高师人文班的课程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在口语练习与学术方法论上。但是我实际上非常喜欢自学各种语言,从高中开始就在尝试接触德语、西班牙语,大学期间更加放飞自我,拉丁语、瑞典语、日语大乱炖……虽然也不精通,但是我很享受学习新事物的感觉。所以关于学语言,我觉得第一重要的还是好奇心吧,这门语言背后的世界对你而言是有吸引力的,才可以促使你静下心去了解它——就像希望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


语言学习书架


第二点我想强调的是,入门容易坚持难,这点在语言学习上很真实。任何语言要想真正学好,本质上都是砸时间的事——投入的时间精力足够多,水平才可能提升。所以我希望小伙伴们也不要急于求成,自欺欺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要害怕犯错!我之前学法语的时候,有一位非常严格的语法老师,每次法语课轮流指出的各种错误让我感觉像在受刑,我一方面会下意识责备自己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知识都会出错,另一方面又激起更大的动力想要一雪前耻,于是每天都在犯错、复盘、更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循环。在虐过之后我才意识到,这段最痛苦的时间反而是我提升最快的,我也很怀念这段多少有些“自我折磨”的时光。所以,千万不要怕犯错!多提问,多开口,多反馈。


关于翻译习惯的问题。因为我其实比较早就接触到了系统的学术翻译工作,所以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比较适合的翻译习惯。我翻译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经典的学术论著,例如某个哲学家的原著,或者在该一领域的研究中已经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学术论文,二是新的理论前沿,比如某位哲学家还比较先锋或新颖的研究思路、或者发现的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小众论题有一篇比较系统的研究文献……前者因为以书的形式工程量较大,我更多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放在日常来作;后者则看每学期时间充裕程度,我会当作学术翻译训练来做,接触一些新语境下的翻译主题和词汇,同时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服务,更多是一种放松,翻完一般会陆陆续续放在豆瓣上。


比如最近译的这本著作翻译了有一年多,我给自己规定的任务量是每天至少两页,法语原著大概一千字左右,不求多但求精。但真的就是每天风雨无阻,放假过节也没断,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每日翻译。有一些更细节但很有用的经验,我可能现在能想到这几点:一,给自己定不至于负担太重但也有一定任务量的进度安排,留出截稿前比较宽裕的时间进行校对修改。二,保证术语统一,形成专业术语带原文边译边记录的习惯,这样可以形成专业术语表,也方便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查阅。此外:多念,多查,多回顾!也就是说译出来的东西多读出来检查,不确定的词汇多谷歌,定期回过头检查翻译的内容。当然,在翻译这方面我也并不是专业的,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希望之后能够日积月累,磨砺精进。

3

请问你阅读文献和论文写作的习惯是怎样的?

在这方面我并没有太多的建议,其实我相信哲学系的大家都很优秀,有更多很好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我实际上并不算记忆好那类的,尤其地名人名啥的记性很差,所以很多时候我更依赖“烂笔头”的力量,重复记忆和真正理解对我而言很重要——没有进脑子消化过的东西,我可能第二天就忘了。在哲学环境中有许多技术性的东西,就像练舞一样,需要反复训练、保持日常功课;我觉得阅读文献和论文写作的能力还是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更重要,长期沉浸在那个氛围里,让自己不断去思索、熟悉哲学语境与相关的问题,这样的进步和发展速度有时是指数级的。


我只提两点吧,都是个人习惯。在阅读文献的前期准备上,我倾向按照主题索引相关文献,形成阅读笔记和思维导图,这个准备时间会比我的正式写作时间都长很多。我觉得前期准备工作不只是准备,而几乎决定了整个论文质量的百分之八九十——我倾向于首先选择能够触动自己的问题、能够说服自己的论据,当然也要考虑可研究性和论证完整性等因素;但是我觉得如果你写的东西都不能让自己感兴趣,就更不可能让读者感兴趣了,写我还是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带来一些交流、传递一些启发的可能性,所以我会在前期工作中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楚,尽可能在论文写作中以简洁、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有时候我写完了但不确定可读性,就会拿去给我在读社会学的双胞胎姐姐看,如果她感觉还是挺有趣的,读得懂,我就觉得,做这个题目至少还是有些意义的。


第二点在时间安排上,我会提前规划前期准备、正式写作和后期修改所需的时间,所以我的每篇论文的完成周期都需要至少两周以上。我倾向于拉长战线——给自己每天安排规定的工作量,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并留出充足的回顾修改时间。我是那种“要掌控ddl,而不是让ddl掌控我”的类型。还是借用之前作画的那个比喻,每一篇论文都是一幅作品,所以我还是想一点点地将它们认真画好,我希望对自己笔下的每一幅画负责。

4

你一般如何进行日程规划和时间安排呢?

我是个“阳间人”,就是喜欢把事情放在白天时间完成,工作和放松完全分开的类型。我会用Ticktick将每一天的行程作一个大致规划。每天基本上有两三个每天循环的基础工作,然后有额外时间或者临时安排的话也都会记上去。每天核查的必做事项完成了,其他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


在时间安排上的话,没课的话,我一般是早上八点多一杯咖啡,开始学习。上午是语言时间,主要是翻译和法语学习,会日常练习听力和做题。中午一点半前会午休。下午做学术研究相关的工作,如阅读文献、论文写作、留学准备等。然后晚上八点半后就放松玩儿了,看剧,看闲书。十一点半左右休息睡觉。但总得来说比较灵活,我的规定工作差不多就只有语言学习上的了,在论文阅读写作等方面就看个人状态,如果这阶段阅读没有太大灵感,或者感觉状态需要放松一下,也不会强迫自己写东西或者学习,会找方法放松心情,寻找新事物探索一下。反正日程规划我的总原则还是形成让自己感到舒服的节奏吧,日程表只是工具,不是目的,最重要的还是为打造你自己满意的生活模式服务。


夜晚宿舍电影夜


我的日程规划还是停留在比较看得见的范围内——一般按照学期来规划,没有长远到过于遥远的未来。我的书桌上每学期就会贴上一张学期日程表格,每过一天划一掉一笔的那种哈哈。然后有大的日程活动也都会记在日历上,方便以一个月或者半个月这样的规模大致规划一下自己的工作安排。每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习惯回过头来记录一下学期收获,看有哪些经历成果可以记录下来,不然我容易忘记自己这学期做了什么,时间一久也不好整理。看每个学期的研究主题、阅读书单和活动成果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就会感觉挺充实快乐的。


5

你在学习之余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这些爱好对你而言的意义是什么?

喜欢一个人跑去看展,一个展可以逛大半天,研一刚到上海之后被这丰富的展览和文化活动所吸引,几乎每周都会定期去看展,然后写下长长的读后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背后的故事,分析其意义,记录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等等。研二外面跑得差不多了,就佛系了很多,现在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出去晒太阳,一个草坪一本书,可以懒洋洋地打发一个漫长的午后。有时我也和朋友约去公园野餐,或者骑车。或许是因为从小在临江靠山的环境中长大吧,相比于城市,我更喜欢大自然,森林与江河所带来的苍茫感对我而言更有吸引力,有助于我舒缓心情。我在宿舍阳台种了很多植物,从疯狂爬藤的牵牛花,到松柏、洋水仙、各种奇形怪状的多肉……每天给它们浇水,看着绿色的叶子在寂静的阳光中无声地晃动,一瞬间会“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的体悟感。

种在阳台的牵牛花


此外我也看美剧日漫,听播客,适合日常打发时间。悬疑犯罪或恐怖题材会比较吸引我,尤其是连环杀手或者精神变态类型的,例如《汉尼拔》、《怪物:杰夫瑞·达默的故事》。我想它们带给我的作用更多是宣泄吧,有时候你不一定清楚自己在焦虑或者忧愁些什么,因为对自我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因此像美剧这类多少有点模式化、但又典型鲜明的东西,有时可以从外部的角度带给我一些比较直接的启发,促使我以理解他者的方式进行自我省察。精神分析理论给我带来的很大一方面影响是,学会看清自己行为背后有哪些在抗争、被掩藏的东西,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如同一片大海,我们只看得见表面的浪花,但还有暗流涌动的深渊。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式与潜意识中的那种黑暗本能作斗争,我觉得去理解这些面向也是不可或缺的,至少对我而言很重要。


最近看的一场法国主题展览


6

简单评价一下在复旦哲院度过了两年的自己/生活吧!

第一个想到的词是平静。我感觉自己应该还是属于内核比较稳定的类型,有比较强的自驱力去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我也觉得很幸运,哲院和导师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自由的环境,可以让我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辅导员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支持。这两年多来一直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体验过了会议报告、论文发表、境外交流和担任助教等各种活动,我想正是这些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让我能够逐渐越来越清晰地描绘未来的轮廓。


香港大学参访时的校园一角


第二个词应该是探索,尝试了许多新事物,也了解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我自感确实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在复旦认识的朋友们都很好地包容了我的性格,并在生活与学习上带给了我很多帮助与欢乐。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一个盛夏留校,与朋友每晚骑行到深夜,空气中充盈着暑气与植物的清香;还有人文班下课后和不同专业的同学聊天,从历史到哲学,从生态位到mbti……一直聊到深夜,出来才发现就这样迎来了中秋,抬头一轮圆月。此外,在大二时间比较充裕的阶段,我也尝试过几段实习,有公益性质的社会企业,也有国际智库、清洁能源之类的,这些探索对我而言也无疑是宝贵的,感觉踏出舒适区之后,才更清楚地明白这阶段生活的难得与美好。


总之要形容我这两年的生活的话,感觉自己就像一棵树。只是沿着自己的天性的指引,肆意生长。我一直很喜欢冯至在给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所作序中的那句话:“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我一直期待着向上,将自己的枝干延展向更光明的未来;但与此同时,我也在不断告诉自己,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将根扎得更深,更深。我知道自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希望自己能够保持谦卑与好奇,继续努力,争取进步吧。


下期预告…

审慎的“间距”图像理论与艺术哲学


编辑 | 施又菁

采访 | 施又菁

审核 | 宋正清 白妤佳

责任编辑丨汤克凤 隋艺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